书籍描述
彭宇熏 台湾新竹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学士、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院硕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音乐艺术博士。现为静宜大学资传系、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兼艺术中心主任。近年来投入艺术中音乐、绘画与舞蹈之跨领域研究,其中《相互性的回荡:表现主义绘画、音乐与舞蹈》(台北:典藏,二OO六)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书籍目录
自序:
我与德彪西较深刻的对话始于个人高中时期的钢琴曲演奏,彼时曾以其《版画》中的〈宝塔〉作为比赛曲目而得到优等的荣誉。随着日后走向音乐专业的路途中,我逐渐了解自己对这个非典型的钢琴比赛曲目,可以一种较自然生成的身体性与音乐性面对它。德布西看待钢琴就如同巴里岛音乐家看待他们的甘美朗合奏团一样,他重视的不是单独敲响的那个音,而是从那音所扬起的泛音反响;他这种向往东方式自在情境的美学理念,与「拘泥在不断重复语汇与沈浸在德国式侵犯进取的网络中(a web of incessant restatement and of German aggressiveness)」之音乐表现方式,无疑是天差地远的。而德彪西这种以东方与西方文化视域融合为基础的音乐世界,应是让我甚感亲切的原因吧。
然而,藉由跨领域的认识深入德彪西的世界,愈益使我着迷于艺术本质互操作性的探索。以德彪西这个案例来说,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固然不乏其广泛的联系,但众说纷纭,争议时而有之,某种程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在音乐界里所引发的讨论其实是个异数。首先,音乐需要由视觉艺术的风格归类来定义音乐的风格吗?我们需要由「非音乐」来界定音乐本身吗?果若如是,这是否影响音乐本身的主体性?再者,当音乐诠释者、聆听者的意向性有所差异时,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演奏方式、接听方式,那么音乐诠释的依归何在?当大众意识与专家意识有所抵触时,这里的张力如何解决?
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份问题,不过已足够让我思考多年——我逐渐了解,没有透过美学、哲学论述的辅助,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基本上是无法解决的;唯有在本质性的问题解决之后,论述的立场得以确立,以此为基础的说法才能传达出一种亦深亦广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我对于美学、哲学理论的抉择,是以它们能否为我所用而定,而主要基于艺术的经验性、本质性以及多元性之探讨,我在讨论德布西的议题中,采纳了音乐现象学与哲学诠释学的部分学说。以现象学专家索科罗斯基的话来说,哲学上的经典作品常被供奉起来当作批注的对象而非被利用的资源,哲学家很少问「我们要从这里往哪儿去?」,反而一直重述主要思想家的学说;他们亦倾向对先前的作品做出评论而不是改写它们。事实上,哲学家应该节选经典内容,以自己的语言直接讨论议题,将前辈们已经做到的并入自己的作品中。他们应该提取,而不仅于批注。我虽然不是哲学方面的专家,但在研读先哲作品过程中感到有所启发、特别能与我所擅知的音乐艺术有所链接时,便以索科罗斯基的话鼓舞自己,努力提取并赋予艺术合适的光照。
在本书中,我对于德彪西音乐风格脉络的阐述与对其相应绘画作品的解释,虽然见解并非处处有新意,但至少有厘清的效果:我从象征、印象与后印象的观点出发,在一种历史性兼顾内在性的说明中,尝试表出德彪西音乐在深层文化里错综复杂的潜在牵系关系。但是,从事这类艺术跨界的探讨,并不代表我喜欢或赞同现阶段许多人所喜爱的表演模式——即现场音乐演奏加上相关影像的表演。严格说来,影像与音乐同时现身的状态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就像某些德彪西的音乐透过与舞蹈的配合,它们所产生的意义与作曲者的创作初衷,已有种诠释性扩张或转移的差异存在。诚然,音乐?@舞蹈的动态关系是一个很有趣的议题,我在此尽力以文字描述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意义,然而我了解读者不一定有乐谱在手边,舞蹈影像不见得方便取得,不过事情总要有人开头,我希望借着德彪西?@尼金斯基合作成品的探勘,音乐可以更了解舞蹈,舞蹈可以更了解音乐。
商品属性 | |
---|---|
[ 作者 ] : | 彭宇熏 |
[ 出版社 ] : | 原笙国际 |
[ 图书编码/ISBN ] : | 9789868717909 |
[ 开本 ] : | 16开 |
[ 装帧 ] : | 平装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