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继承、发扬袁静芳教授等老一辈音乐学者的学术精神和师德师风,启迪后学,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于2016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本书是参加该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论文的汇集。本书围绕两个主题,即“广博深厚——袁静芳教授的学术贡献”和“传承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入探求”,既总结了袁静芳教授的学术成就,也对当前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
目录
可尊可敬的学者可亲可爱的长者
——袁静芳老师八十华诞感言
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贺词
主题一 广博深厚——袁静芳教授的学术贡献
论《乐种学》学科科学化的四步骤
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性学科研究的范本
——袁静芳《乐种学》述评
为学而问以问求学
——袁静芳教授《乐种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治学之道未有穷期
——袁静芳教授教学、科研漫评
奠基人推动者
——袁静芳教授与远程音乐教育
乐种构成理论框架的启迪和运用
——袁静芳《乐种学》与我的乐种研究课题
孜孜不倦,不断追索的前行者
——袁静芳教授对音乐数据库建设的贡献
袁静芳教授对佛教音乐学术研究的特殊贡献
袁静芳教授对当代佛教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袁静芳教授对佛教音乐研究的贡献
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与教学实践之路
——袁静芳先生的治学与研究
行走在中国当代音乐学术的前沿
——袁静芳老师的学术人生与当代乐学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袁静芳教授与乐种学
从“乐种学”管窥袁静芳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
理论构建的贡献与意义
承接传统开创新格局
——袁静芳教授的佛教音乐研究
佛教音乐历史上的里程碑
——袁静芳教授主编《中国佛教音乐文化文库》的学术贡献
构筑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研究体系的空间立体坐标系
——对袁静芳教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研究的体悟
我国佛教音乐研究活动的开拓者
——对袁静芳教授筹组“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的几点认识
万法归宗
——谈谈袁静芳教授的模式分析法
扎根本体建构模式
——论袁静芳先生之模式分析法及其在佛乐研究中的应用
袁静芳曲牌思维研究
内涵深厚桃李芬芳
——记袁静芳先生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
我的学术研究道路
——袁静芳先生访谈录
仪式音声深描:吹打念整体
——袁老给我们的启发
恩师的启示
学习“如何学习”
——袁静芳教授给予我的启发与影响
扎实严谨广博
——随袁静芳老师学习音乐学点滴体会
主题二 传承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入探求
中国琵琶艺术
——《中国华乐大典·琵琶卷》序
论制乐节与拍法体系
——兼论袁静芳教授乐种研究之理论成就
综合运用中西方理论方法分析藏族传统音乐曲式结构
《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自序
我国民间音乐结构分析的历史、现状与探索空间
融合与分离:主奏乐器在乐种中的艺术经验体现
——以丝竹乐、弦索乐为例
台湾“国乐”之发展
工尺谱字原始
对工尺谱教学与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
——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上的发言
河北十番乐队组合与历史文化沉积
南音与南曲关系考析
——以【大迈鼓】为例
担当“非遗”保护责任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对高碑店市、雄县两地音乐类“非遗”考察、摄录、研究工作的
总结与思考
“生态音乐学”团队的理念与实践
跨界族群音乐的研究边界
——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二则调研案例为中心
关于音乐高校民族音乐学理论教学现状的几点看法
袁静芳教授佛教音乐研究
——兼谈佛教入传中国的时间等
道教仪式音乐传承体系探微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之“做的哲学”
——为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而作
中国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革研发
继往开来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