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学术文萃”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选编。学院于2018年向全院开展了改革开放40年征文活动,各个系、部分教职工踊跃投稿,在经过评委组成员评审后,甄选了曾经和现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教职工的200篇论文,并按照类别分为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和音乐评论等4类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学院教职工们40年以来的主要学术成果,展现了音乐科研发展的轨迹,也体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音乐科研工作一步一步所达到的新高度。本书是其中的一卷,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卷”。本书各卷的文章按照发表时间进行排序,个别文章分上下两期发表,编者在编排时自然把它们接续在一起。
目录
一、创作与思考
和声民族化的历史和现状
混合乐队配器法
模糊结构功能的曲式意义
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上)
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下)
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
“唯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续探
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及其实践
20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关于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尾声重新续写的总结
和声塑形与和声分析
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兼谈勋伯格早期创作思维的演变及其深远影响
我的创作与分析的新思路
平行交叉汇流——关于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思考
二、作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
介绍巴赫的三部作品
贝拉·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贝拉·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续)
拉威尔《图画展览会》总谱分析(上)——配器教学笔记
拉威尔《图画展览会》总谱分析(下)——配器教学笔记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乐
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
现代电子音乐的“分层解读法”研究
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组曲》与《欢喜组曲》管弦乐法特征之比较
《哈尔纳西》中多声部、多层性写法与民间音乐素材的结合及其特点
自由的梦想——谭盾《道极》的音乐分析
音色与角色——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的配器分析
谈《枫桥夜泊》的写作
将民间音乐资源用于器乐化写作的艺术构思——杨勇当代民乐室内乐《秋声赋》创作路径解析
三、作曲教学
和声的风格性与传统和声教学(上)
和声的风格性与传统和声教学(下)
曲式教学之我见——结构力问题专论
视唱练耳课要向律学层次拓展
三个英文音乐术语的辨义、溯源与应用——勋伯格调性音乐理念对西方音乐分析学科和曲式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