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音乐作品进行不同需求和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是理解音乐作品的必要路径。梁啸岳博士所著的《音乐结构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考研试题中经典曲目为例》,对近二十五年来部分院校音乐专业研究生考试有关作品分析的试卷的构成特点及作答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通过此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尽管这是一部功效性十分明显的考研辅导教材,但作者却在此中注入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和教学思考,在阐释具体作品分析要点的同时,揭示了所选研究对象在创作中之于曲式典范“规则”运用的独到之处,并通过作品分析引申出音乐创作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之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梁啸岳,博士,青年作曲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鸣·飞》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室内乐作品优秀作品奖,《乐队组曲“叠韵”之四》《奚》《粼》《前奏曲》《吟II》等均获国内外多项荣誉,并于世界范围首演。出版专著《音乐沉寂——Salvatore Sciarrino 歌剧<死亡之花>创作思维研究》,发表论文“感性—理性—感性——从音乐作品分析到音乐创作、教学”等。
目录:
前言
章 作品分析答题思路
节 审题
第二节 作品结构划分的依据
第三节 文字部分作答技巧
第二章 1992—1999年真题解析
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1992年
柴科夫斯基《三月——云雀之歌》
第二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1993年
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
第三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1994年
格里格《奥塞之死》(《皮尔·金特 组曲》第二乐章)
第四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1997年
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
第三章 2000—2009年真题解析
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Op.122) 乐章
第二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肖邦《玛祖卡》(Op.33No.3)
第三节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肖邦《a小调钢琴练习曲》(Op.10 No.2)片段
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第三乐章
第四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Op.14 No.1)
第五节 四川音乐学院2005年
肖邦《夜曲》(Op.62No.2)
第六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贝多芬《第十九钢琴奏鸣曲》(Op.49 No.17)
第七节 厦门大学2005年
柴科夫斯基《十一月——在马车上》
第八节 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作品分析试卷二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 乐章
第九节 聊城大学2007年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279)
第十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格里格《抒情小品》
第十一节 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三乐章主题
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开始部分
格里格《阿妮特拉舞曲》
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 乐章
第十二节 聊城大学2008年
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Op.10 No.3)第二乐章
第十三节 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肖邦《玛祖卡》(Op.7 No.1)
第四章 2010年之后的真题解析
节 西南大学2010年
柴科夫斯基《四月——松雪草》片段
肖邦《前奏曲“雨滴”》片段
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Op.31 No.3) 乐章片段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3No.2)
第二节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王立平《枉凝眉》主题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片段
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
第三节 青岛大学2012年
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Op.10 No.2)第二乐章
第四节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
普罗科菲耶夫《瞬间幻想》(Op.22)片段
第五节 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贝多芬《第二十钢琴奏鸣曲》(Op.49 No.2) 乐章
第六节 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门德尔松《葬礼》
第七节 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肖邦《降A大调前奏曲》(Op.28 No.17)
第八节 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肖邦《夜曲》(Op.9 No.1)
后记
参考文献